
昨日下午,市招办主办了2008年高考志愿填报视频大会,考生及其家长在考生所在的学校观看了市招办专家关于2008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辅导报告。这是考生家长在厦门六中至善大礼堂观看视频指导。(姚凡 摄)

△这位家长直接把视频资料拍摄下来,便于回去仔细研究。 (姚凡 摄)
本报讯 (记者 佘峥)市招办昨日举行高考志愿填报视频大会,市招办副主任郑韵绮手把手教考生家长如何着手填报志愿。全市考生和家长在学校收看了大会实况,每年高考后举办志愿填报大会,已成为厦门招办的传统。
郑韵绮提醒,尽管福建省实行的是在高考成绩和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公布后填报志愿,但是,这种知分填报志愿仍有盲区,因为你始终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填报的。
郑韵绮总结说,填报志愿的秘诀是尽可能了解各种信息,选择和自己成绩相匹配的第一志愿和专业,其他参考志愿和专业“热度”要依次降低,尽量选择那些校内专业是自己能接受的高校,这样,就可以选择“校内调剂”,增加被录取到自己能接受的学校和专业的几率。
根据往年经验,郑韵绮提醒考生不要重蹈两种错误,一是只是家长在为孩子选志愿,二是请别人来为自己出主意。
本报在市招办指导下,今天以问答形式,为读者奉献昨日视频大会的实况解说。
考生和家长如果有疑问,可以通过本报“家有读书郎”在线聊透透(http://sz.xmnn.cn)的留言区留下您的问题,这个网站的“网友交流区”也全面开放给考生交流。
此外,昨日指导大会也公布今年高招时间表(详见本报5月29日报道),上述网站也有链接。
1 【关于录取投档】
选准第一志愿很重要
问:高招是几个批次录取,每个人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答:高招志愿设置如表一,从中可以看出,文理考生至少可以填报37个志愿。
高招录取是分批次进行的,顺序为提前批——本一——本二——本三——专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批,不可能出现前一批次录晚了而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同一批次,如果被上一批录取了,也不会被下一批所录取。
表一:2008年高考志愿设置一览表

备注:(1)每个批次都是一个第一志愿,其余都是参考志愿。(2)文理每个志愿都可填报四个专业。
问:高校如何录取考生?
答:高招录取实行网上录取,省高招办按高校在该批次(如本一)该类别(文理)的招生计划数和高校的调档要求(一般应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给高校,高校在自己学校所地,登录省招办的网络进行录取,总原则是“院校负责,招办监督,遗留问题由院校负责处理”,换句话说,是否录取,关键在院校。
问:省招办如何投档?
答:每个批次都是这样投档的:第一轮是第一志愿,按“志愿优先”原则;第二轮参考志愿,按“分数优先”原则;第三轮,继续按“分数优先”滚动投档——根据第二轮投档后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所提出的调档要求,继续对分数线上未出档,或退档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所填报的参考志愿顺序检索投档。换句话说,不断地搜寻、投档,只要哪所院校没招满,就有机会投出去;如果还没有完成计划,院校可提出降分申请;如果再没有完成计划,本科可征集志愿,专科可等待九月中旬补录。
问:什么叫“志愿优先”投档原则?
答:每个批次(如提前批等)的第一轮投档都是采用“志愿优先”原则,即先志愿后分数,而且,同一批次的院校是同时进行的,如提前批有300所院校,那么,招办同时向300所院校发送考生档案。
实例:如果有10000人达到理工类本一批最低控制分数线,第一志愿填清华的有1000人,而清华在福建要录取100人,它的调档比例为1∶1.1(即要录取100人,调110人的档案),那么,1000名考生按其考分高低排队,计算机发送前110名考生的档案给清华。
结论:选准第一志愿很重要——在第一志愿中,电脑会先搜寻第一志愿填报清华的学生,换句话说,即使考生分数高于所有在第一志愿填报清华的考生,但他只在参考志愿填报清华,如果清华在第一轮投档就能完成招生计划,那么,这位考生也不可能被清华录取。
问:什么叫“分数优先”原则?
答:分数优先就是把考生先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逐个检索考生的参考志愿,只要其参考志愿中的某个学校未录满,即可投给该校。如果考生的参考志愿中有几个学校都未录满,则根据考生参考志愿的排序先后来投档。
实例:如本一第一轮录取完毕后,留下6000名未录取的本一线上考生,这6000人按分数高低排列,假设第一名是640分,那么,计算机首先将其找出,逐个检索640分考生的参考志愿(从参考一到五),如果考生所有参考志愿填报的院校在第一轮中已经完成招生计划了,那么,这个考生就被挂起来;计算机接着找出分数第二高的考生,如考生的参考一所填报的院校也完成了招生计划,那么就找他的参考二,假如参考二、参考三和参考四填报的院校都还未完成,那么考生就被投档到参考二。
结论:(1)参考志愿是有顺序的,这应该在填报志愿中引起重视。
(2)第二轮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的,假如文史类考生A在本一参考一填报院校S,考生B在参考五填报院校S,如果S在第一轮投档后只留下一个招生名额,B的分数比A高,那么,S会先录取B,而不是A,这就是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的区别。
问: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填报同一所学校,高分反而没被录取?
答:除了上述举例(清华)的第一志愿“志愿优先”的原因之外,参考志愿投档有时还存在时间差问题,这是因为参考志愿投档是滚动的。
市招办昨日举一个例子,考生A(595分,参考四报南京农大),考生B(590分,参考三报南京农大),考生C(585分,参考四报考南京农大)。
如果三人都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南京农大未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那么,参考志愿是按分数优先,A会首先被投入南京农大(A的参考一到三此时完成招生),如南京农大录取A之后就完成招生计划,B、C自然无法被学校录取。
假设B被他报考的参考四学校录取,这时A因为身体等特殊原因被退档,南京农大又会出现缺额,系统在滚动搜索中找到C有志愿,投给南京农大录取,实际结果就会出现C虽分数比B低,南京农大的志愿排序又靠后,却被录取,这就是时间差造成。
问:高校何时降分?可以降多少分录取学生?
答:如果高校通过第一志愿和参考志愿投档(包括滚动投档)后,仍无法完成计划,那么,院校可提出降分,但是,也有的宁可不降分。
高校最多可降20分,但是,不是一下子降20分,而是逐步降,例如,先降5分,如果招不满,再继续降,直至20分;此外,降分是按有志愿的考生来搜索的,即考生首先要填报有降分的院校志愿,例如,考生差几分到本一线,而他所填报的本一的院校A降分,他就很有可能被录取。
问:什么叫征集志愿?
答:如果高校降分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或决定不降分,那么,省高招办将在本科的每一批次结束后,向社会公布未完成的计划,组织未录取的上线考生填报志愿。但是,专科并不进行志愿征集,而是在9月20日—21日进行专科补录。
问:征集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答:征集志愿按“平行志愿”原则投档,实际上就是分数优先原则。
问:本科征集志愿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本科征集志愿时间如下表。一般是到区招办补填志愿。
表二:2008年普通高考本科志愿征集时间

2【关于高招特殊政策】
部分高校面向厦门的招生计划
让厦门考生享受一定分数优惠
问:哪几所高校有专门面向厦门招生的计划?
答:今年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师范类)、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类、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仍然安排有面向厦门的招生计划,厦门考生可以享受一定的分数优惠,毕竟和你竞争的不是全省考生,而只是本地考生。
解读:(1)厦大走读生
A对象:具有厦门市户口且在厦门市各区高招办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
B填报方法: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考生必须在本一的第一志愿填报厦大面向福建省统招的志愿。在此基础上,考生方可在本一批的参考志愿栏中任选一栏填报厦门走读志愿。
C 厦大走读生在缴费、住宿、教学培养、文凭发放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生相同待遇。
D误区:不要以为在第一志愿直接报考走读生就更加保险,要记住:第一志愿报考厦大走读是无效,因为省高招办第一轮并不投放走读的志愿。 (2)华大、集大、福大工艺美术学院、厦门理工、城市职业学院均有统招和面向厦门招生两种计划,考生两种都可以填报,没有填报方式的特别规定。
提醒:(1)市招办特别指出,根据向福大工艺美术学院了解,今年仍有面向厦门招生,但是,在志愿填报上不做规定。
(2)面向厦门招生分数一般会比面向全省低,但是,也有例外,华侨大学去年就出现面向厦门分数线比面向全省高,不过,厦门理工和城市职业学院还未出现这类事,这可能和招生数多少有关。
问:什么叫高分保护政策?如何保护?
答:高分保护政策主要作用在于本一批第一轮投档,省高招办按“百里挑一”的原则划定文和理高分保护线,将未达到第一志愿学校投档线的高分考生的参考一志愿视为第一志愿投档,但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
实例:所谓的“百里挑一”指的是平均每100人中取1个,例如理工类有1000名考生,那么就取10名,分数第十高的就是保护线。受高分保护线保护的某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参考一报考同济,如果该考生分数未达到清华投档线,省高招办将会在第一轮投档时将其投给同济,但录取与否由同济决定。
提醒:是否录取,决定权在高校,不同院校有不同规定。一般有两类:(1) 有的院校要求这类考生分数要高出院校出档线的45至50分,而且招生数只能占总招生数一定比例。要注意的是,名牌院校的录取分数是差不多,高分扣掉45分或50分,肯定无法达到其他名牌院校出档线。(2) 有的高校明确规定不录取这类考生。
建议:考生不要过多地把希望寄托在高分保护政策上。
问:高校何时降分录取?
答:高校在三种情况下降分录取:一是我们前面所说,高校在完成第一志愿和参考志愿投档后仍未完成计划,可提出降分要求;二是一志愿报考农林专业(仅限福建)可加20分投档,实际操作时是降分投档;三是除本科三批外,一志愿填报民办和独立学院的考生可加20分投档,在参考一填报可加10分投档,实际操作也是降分投档。
建议:在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边缘的考生可充分运用这个政策,不过,福建农林大学、本二的民办和独立学院这两年也相当热门,有的不用降分就完成录取。
问:考生什么时候可获得加分录取?
答:考生加分情况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参加奥赛等比赛获奖加分,二是身份加分,如三侨、台籍、少数民族考生、教师子女、卫技子女等等,这些在高招照顾政策上都有详细阐述。
提醒:(1)有的高校在投档时承认加分,但是,在进了学校分配专业时,要先扣去加分再进行专业投档,即学校投档承认加分,专业投档不承认。
(2)加分政策有的仅适用于福建省高校,有的适合全国。
3 【关于志愿填报】
了解自己要填报的高校
前三年在闽的录取线
问:是选学校好,还是选专业好?
答:到底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不同思路有不同选择方式。
有两种思路是: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今后拟从事的职业或工作,这种思路主要考虑专业选择,不太在乎学校,只要能满足专业就行。
二,考虑学校的名牌效应或学校的实力;或是从地域上选择学校,如有的人一心想到北京去读书;或是求稳的心态,只要能上学,不在乎什么学校。这种思路主要考虑学校的选择,不太在乎专业。
建议:更完整的应是将学校和专业结合起来选择,只考虑专业选择面太小,只考虑学校容易被束缚在某几所学校中。此外,还要考虑自己的家庭经济能力,经济条件不好的,要慎重填报民办或独立学院。
问:考生要了解高校什么信息?
答:最重要的,考生要了解自己要填报的高校过去三年来在福建的录取线,此外还要仔细研读高校招生章程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高校是否对录取参考志愿有特别规定,例如是否有志愿级差、专业级差,安排专业时是根据什么原则,是否有加分或减分等等。
二、高校设置的专业中对身体条件是否有特别规定。
三、是否有单科成绩要求、外语口试要求。
四、艺术、体育考生还要了解学校录取时是使用什么专业成绩,是按什么分数的顺序录取,是文化分比重大还是专业分比重大,或是用综合分。
问:填报志愿有什么窍门?
答:填报志愿一般有五个原则:
一是选准每个批次的第一志愿,使之与自己高考成绩排名接近;
二是选好参考志愿,参考志愿可以选一两所自己心仪的学校,但也要选几所冷门学校,而且选择面要广一点,要有保底的志愿。
三是每个志愿都可填报四个专业,第一专业最为关键,可以选自己最喜欢,也是实力可以达到的,二、三、四专业不能是热门专业,要有中偏冷的专业——热门专业有可能在第一志愿就录取光了。
四是建议校内专业调剂一般应服从。
五是尽量填满各批的所有志愿,增加录取机会;
问:什么叫校内调剂?
答:文理每位考生填报每所学校时,都可以填四个专业,如果选择愿意服从校内调剂,就是说考生的分数上不了自己报考的四个专业,那么,这所学校在福建省招生的其他专业如果有剩余,是否愿意被调剂。
建议:不服从调剂可能落选,所以,考生选择的院校应该是那些专业大体自己都满意,以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而不是只有一两个专业是自己喜欢的院校。
问:填报志愿从哪入手?
答:填报志愿可分七步走:1.认真阅读计划本上的《填报升学志愿若干说明》,查找自己想报考的学校,按批次列出。
2.查询信息资料进行比较和筛选,利用手头资料或学信卡查找这些学校前三年在福建招生各个专业录取平均分和这些分数在当年全省排名。
3.从自己了解信息中挑选符合自己位置的各批次第一志愿学校和专业,登录这些学校网站查询学校的特殊要求,例如英语单科等。
4.确定参考志愿学校和专业。
5.确定其他批次的志愿。
6.填写草表并核对。
7.填涂志愿信息卡并核对。
问: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答:今年的志愿填报时间如下表:
表三:2008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表

问:志愿卡填写要注意些什么?
答:《志愿卡》信息是省高招办投档和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所有志愿卡都只有院校和专业代码。志愿卡上交,考生没有纠错的机会,无论你有多大的“关系”。
按照往年经验,填报要“五个正确”:考生号正确,科类正确,批次正确,志愿顺序正确,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正确。
要做到“三核对”一是核对填进志愿卡的院校批次和顺序是否正确,不要出现将第二批志愿填进第一批的栏目或第一志愿填进第三志愿栏目的情况;二是核对每个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与计划本是否一致,不要出现将235写成253的情况,或将招生人数作为院校代码填入卡中;三是核对涂的标号与所填的数字是否一致,不要出现填“2”涂“3”的情况。
问:到哪里去买学信卡?
答:学信卡是教育部开发一种查询卡,可以查过去三年各高校在闽录取分数线以及录取考生在全省的名次等信息,市招办(湖里大唐世家、厦门三中附近)还有少量的卡,考生也可直接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http://gaokao.chsi.com.cn)购买。